干货丨风景区创五A基本条件和实施要点解析
无论是在行业内,还是面对广大游客,5A无疑是旅游景区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自2007年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以来,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和申报。截至2017年底,全国共有5A级旅游景区7000余家,其中5A景区200余家,4A景区2000家左右。
虽然5A级景区越来越多,但近年来,国家旅游局对5A级景区的要求也呈现出愈发严格的趋势。国家旅游局开展5A创建工作,目的就是促使各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景区的硬件设施,强化管理以提升软件水平,在国内形成一批有真正标杆作用的旅游精品景区。
绿维集团成立以来,参与了多项5A级景区的创建规划设计和现场指导工作,本文结合绿维集团创5A的典型案例,告诉你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基本条件和创建实施要点。
一
创建5A景区的基本条件
国家旅游局对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景区有一些硬性的条件:
首先,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产生,被公告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年以上才可申报。
第二,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景区面积不小于3平方公里。
第三,拟申报的景区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达到60万人次以上,其中海外旅游者5万人次以上。
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是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前提,要想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还应满足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》三个细则的要求:
细则一: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的评分达到950分以上;
细则二: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的评分达到90分以上;
细则三:游客满意评分细则的评分达到90分以上。
根据三个细则评分达到标准后,才会被公布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向社会公示。
国家旅游局对A级景区执行的是动态管理:
首先,是通过摘牌、警告等方式,督促景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,不断加强管理、改进服务、提升品质,截止目前,有3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,有1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严重警告,有9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警告。
其次,从2015年开始,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,旨在约束5A级景区保证游客安全、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,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休闲环境。
二
创建5A级景区的工作要点
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从4A级景区中产生,相比4A级景区而言,5A级景区的标准要求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,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,突出以游客为中心,强调以人为本。
从评分标准的层面来讲,要达到标准要求的人性化、细节化和以人为本,在4A级景区的基础上再争取100分,达到950分以上,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,并严格贯彻实施。
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到资源挖掘、规划建设、管理服务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,从创5A的组织管理角度,当地政府必须成立专门的创建工作机构(临时)。
以县级政府为例,成立以县委书记或县长为核心的创建工作机构,要求全县各职能部门参与,并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合署办公,制定创建实施方案,确定创建时间表,推进创5A各项工作,创建工作结束之后,临时工作机构撤销。
对旅游资源的重新挖掘和梳理是创5A的重要环节,从整个5A景区的申报程序来说,省级A级景区评定委员会和国家旅游局A级景区评定委员会要分别评审景区提交的《景观质量评分细则》材料(包括《景观质量评分细则》说明材料、说明视频和创建汇报PPT),重点检查景区是否具有全国性或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价值和景观价值,按照《景观质量评分细则》达到90分以上,才能将景区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名录,可以说旅游资源的挖掘和评价是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 “敲门砖”。
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提升规划,这个规划不仅要严格对照《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》完善软硬件设施,还要对接市场需求完善景区的旅游产品,从旅游公共设施、旅游产品、交通游线、景观环境和管理服务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提升,通过系统的规划梳理出创5A实施的项目任务清单,有序开展创5A各项工作。
(1)标准化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
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是创5A硬件建设的重点,包括景区出入口、游客中心、导游服务、旅游厕所、观景设施、游客休息设施、标识系统、旅游安全防护设施、医疗设施、旅游购物设施、邮电设施等,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套,确保不丢分。
首先,标准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风貌要体现地域文化,建筑的材质尽量选用本地材料,规模、色彩要与整体环境协调;
其次,旅游公共设施的提升不仅要满足5A标准本身的要求,还应符合标准涉及到的其他规范。比如旅游厕所的提升应符合2015年4月国家旅游局《旅游厕所建设指南》,标识标牌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符合《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》,游客中心要符合《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》等。
(2)按照旅游市场需求提升旅游产品
国家5A标准要求景区“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”,正在修订的A级景区评定标准中特别强调景区的文化性和体验性,目前正在积极创5A的很大一部分景区都是老牌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,都存在设施陈旧、产品老化等问题,对接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提升至关重要。
第一,观光游览方式的提升
包括游客的游览节奏、游览方式的重新设计,游览节奏主要体现在游览线路上,应通过对资源的重新挖掘和梳理,设计丰富多样的休憩节点,这些节点要体现文化性、体验性,注重游客的参与感,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营造立体化的游览氛围,实现对景区核心旅游资源全方位的体验,使整个游程上有很多个兴奋点,形成特色鲜明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。
绿维集团安徽霍山佛子岭景区创5A规划中,提出“主题突破助推5A创建”的观念。其中在游憩主题突破上融合佛子岭景区内竹文化、茶文化、军寨文化、佛教文化、红色文化,打造康体、养生、美食、演艺、拓展、运动、禅修、祈福等现代时尚、高端化旅游产品,构建度假环境及项目载体,打造独具魅力的“迎驾时光”,使游客在此能够享受到“闲适”、“醉恋”、“尊贵”的感受。
第二,体验性项目的提升
体验性是旅游市场对景区产品提出的新要求,也是景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,促进旅游综合消费的有效手段,体验性项目的提升有两种方式:
一是依托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项目的设计
二是引入受欢迎程度较高的项目。
(3)优化组织交通和游线
旅游交通包括可进入性、自配停车场和内部交通三个方面,在国家5A标准中的分值是130分,可见旅游交通在创5A中的重要性。
可进入性的提升:
首先是对景区通景公路的提升和改造,包括提升公路的等级,并按照旅游景观大道的标准,在道路两侧利用绿化、景观小品等营造景观氛围,有条件的区域可设置自行车绿道,沿途增加绿道休憩点;
第三,要开通最近的旅游集散地(机场、火车站、汽车站)至景区的直达旅游专线车。
自配停车场:
要全部按照生态停车场的标准对停车面和绿化隔离带进行改造,并设置停车线、大小车分区、方向引导标志、分设出入口等,尤其是停车场要营造景区的特色文化,与整体景观环境协调。
内部交通包括游览线路、交通方式和游步道
第一,游览线路设置应尽量形成一条主要旅游环线,串联主要景点,扩大游览面;
第二,这条主环线的形成可能需要多种交通方式串联,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设计多种组合的交通方式,包括车行道、索道、观光小火车、游船、自行车等,提倡参与性、体验性的绿色交通方式;
第三,对于自然景观型景区来说,游步道是最主要的观光游览方式,要设计特色游步道,比如崖壁栈道、玻璃栈道等,其他游步道都要按照生态或仿生态的游步道的要求进行提升,也就是游步道的建设材料要生态化和本地化,与整体环境协调,游步道两侧要有自然绿化过渡。
(4)资源保护和景观环境提升
创建5A的景区大部分都享有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桂冠,比如世界遗产、风景名胜区、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、文物保护单位等,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,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,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,旅游项目的开发要严格执行相关保护要求。
在创5A的过程中,可以结合资源保护配套相关设施,比如自然保护区内的防火瞭望塔、巡山道、防火监控可以结合旅游观景塔、特色游步道、网上虚拟旅游设置,保护站可以和旅游咨询服务相结合,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科考科普功能,设置自然科普项目、科普解说牌等内容。
旅游景观环境的提升重点在于营造特色鲜明、环境协调的旅游休闲氛围,从创5A的角度来讲,包括建筑风貌改造和特色景观营造两个方面。
建筑风貌改造:
国家标准要求景区内的建筑风貌要体现本土特色,也就是规划各类功能设施的建筑要体现本地的传统特色,并融入景区特有的文化元素,营造轻松舒适的旅游休闲氛围。
特色景观营造:
对景区游览线路上的各个景观节点进行创意提升,突出景区本土特色,使其成为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景观小品、观景平台、休息廊亭等都可以设计成为凸显景区特色的吸引物。
(5)管理服务的综合提升
管理服务的提升是体现景区5A品质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,国家标准中“综合管理”大项的分值为200分,是景区创5A软件提升的重中之重。管理服务要结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景区的实际情况,重点从管理体制、居民利益、智慧旅游、旅游营销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。
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不能仅按照国家标准层面提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,更重要的是对接旅游市场的需求,以人为本,配套参与性、互动性、特色化的旅游体验性业态,满足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,以规范化的设施、人性化的管理服务、体验化的特色产品等吸引游客,真正的成为国内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标杆,引领国内旅游业向规范化、品质化转变。
-END-
免责声明: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公开信息,由旅建网整理编辑,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处理。